前几天一位茶商朋友向我抱怨普洱茶市场当前的环境——坐吃山空。大家都盯着老茶客那点消耗量,大家都在争已经竞争到白热化的市场份额。一谈开拓,人人响应;再说花钱,无人吭气。拉上几个朋友做个新产区,刚弄出点名堂。同行们闻着味就来了。本来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茶区,三年就搞得原料与成品价格倒挂。长此以往,大家都得完蛋......
上面这位朋友的抱怨,就是对当下普洱茶市场最真实的描述。其实早在几年前,市场内就已出现苗头,只不过当时茶商们都忙着赚钱,并未在意罢了。后来疫情三年,一下子把潜藏的问题给暴露了出来,一开始多数人以为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后,这种情形就能得以好转,也都没太在意。结果半年时间过去,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,这才在茶商中间产生了激烈的讨论。
如今市场竞争有多激烈,芳村市场走一圈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。几年前,芳村市场一铺难求,许多人拿着大把的现金都难以租到一个像样的店铺;现如今,很多店铺零租金转让,而且还是大店。如果说这些店铺的位置比较偏也就算了,就连芳村茶叶城、古桥茶街都是如此。缺钱已经成为茶市常态,现在但凡有个能赚钱的项目,茶商们可不是一拥而上么。至于说花钱开拓市场这件事,这都到了连铺面都要退租的地步,哪里还会有人做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呢。
难道说,这种情况就无解了?
在我看来,也不尽然。市场固然要开拓,但是要换换思路。不要把资源投在产区以及产品类型上面,优先开拓流量,推广品牌概念,提高门槛。先想办法把流量捏在自己手里,然后再用特定的产品包装、外观给自己的新品加上专利保护的外壳,最后在通过产品将流量进行转化。如此就能杜绝前面种树,别人跟在后面摘果子的情况。当然做这件事,最好能和信得过的茶商朋友一起,毕竟一人计短,多个人多份力量,能组成品牌联盟最好不过。
文:天火